中科院电子所怀柔园区奠基
本报讯 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怀柔园区奠基仪式举行。这标志着国家科学技术研究及开发的最高学术机构正式在北京怀柔地区安营扎寨。据悉,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力学所、网络中心、研究生院、理化所也将陆续入驻怀柔科技园区。
中科院电子所成立于1956年,是我国第一个电子与信息科学技术的综合性研究所,主要从事电子与信息科学技术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创新活动。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吴一戎介绍,半个世纪以来,电子所经过几代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创业、拼搏奋进,共获得了400多项重大科技成果,其中有100多项分别获国家及省、部级特别奖、一等奖和二等奖。目前他们正在积极努力把高精尖的科技成果向规模产业方向转化,在怀柔区的入驻就是其规模产业化的重要一步。其中,为了加速推进空间行波管、机载合成孔径雷达等国家重大项目研发基地的建设,电子所与雁栖经济开发区达成了实质性的合作,这项合作将为我国的科技自主创新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有力的条件保障。
中科院副院长阴和俊介绍,2007年7月,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和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就进一步推进院地合作交换了意见,明确了新的合作方向和新的领域,双方共同启动了中国科学院北京怀柔科技园区的建设。园区规划由教育基地、科研转化基地、基础科学基地三部分组成,建成后的园区将集教育、科研、技术转移及规模产业化、企业孵化、大科学工程于一体,将聚集一批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汇集创新价值链的要素,以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升级,形成极具创新活力的高技术产业生力军,带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目前中科院已有力学所、电子所等单位就重大项目入户、科技转化基地与怀柔雁栖经济开发区签署了合作协议,中科院研究生院的怀柔基地也即将动工。
北京市的领导也高度重视中科院在怀柔的创新基地,“我们这样做有私心”,北京市副市长赵凤桐笑着说。他表示,希望中科院把前沿的技术研究、国家的重大专项和能形成规模产业的项目放在怀柔,推动怀柔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